前些時,一則“機器人送快遞”的消息引起轟動。消息稱,6月18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等學校首次出現了智能配送機器人,成為世界上首次使用機器人配送的快遞,美國財經網站更是以《中國人以機器人開始送快遞了》為題作了詳細報道。消息一出,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人類職業的話題又成為一個熱點,人們都在討論,隨著機器人的越來越智能化,越來越聰明的機器人是否會取代我們,讓我們成為一個無工可做的失業者呢?
廣州食品分揀機器人廠家閃兔分揀機器人根據普華永道最新研究顯示,到2130年左右,人類目前30%的職業有可能會被自動化機器人替代,某些職業甚至有可能高達70%或更高的可能性被機器人替代。那么,究竟會有哪些職業有可能被智能機器人替代呢?根據劍橋大學2017年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最容易被替代的行業是服務性行業,比如運輸和倉儲業,被替代的概率高達90%以上,其次,大多數的制造行業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都超過了50%以上,而最不容易被替代的行業是有創造性的行業,比如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工程師等等,其中,教師是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職業,替代的概率僅為0.4%。
快遞分揀機器人安裝視頻北京市藥品分揀機器人電商物流分揀機器人2017年,李開復曾在《紐約時報》發布專欄稱,未來,人工智能將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會導致人類大規模失業和貧富差距,人工智能將給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失衡,甚至可能改變全球的權力格局。SpaceXCEO馬斯克認為,未來機器人的表現將全面超過人類,司機將全部被無人駕駛汽車所替代,成為被智能機器人替代的最先失業者。馬斯克甚至表示,在未來的智能機器人時代,沒有任何一種工作是安全的,都有被機器人替代的可能。馬云則對此有不同的看法。馬云認為,機器人有機器人要做的事情,人有人要做的事情,機器人的使命應該是幫助人類做那些人類做不了的事情,而不是代替人類。
小編認為,機器人有著人類不可比擬的優點,機器人不會象人類一樣有情緒化,更不會感覺到疲勞,也不存在上班、下班、休息的問題,機器人可以在一年中的每個日日夜夜不停的工作而不會存在任何問題,而且工作效率和質量會完全相同。因此,機器人在與人類的工作崗位的競爭中,某些重復性、簡單性工作的崗位將被機器人來代替,但是,人工智能的出現雖然會搶占一部分人類的職業,同時也會產生一些新的職業和崗位,就如200年前的英國,紡織機的出現使人們所擔憂會大量紡織工人由此失業,但最終的結果卻并沒有使紡織工人失業,反而出現了一些新的崗位,增加了工人的就業數。未來,要想不被機器所替代,就去選擇有創造性的工作去做吧,這樣的職業不但不會被機器人替代,反而會越來越顯示出人類獨特的優勢。
快遞分揀機器人怎么分快遞分揀機器人結構組成瓜果分揀機器人方案市食品分揀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