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印玩具和肖像,到醫學上使用的角膜和骨骼,甚至建造房屋和制造F16戰斗機的一個零件,3D打印都可以輕松實現傳統制造技術做不到或難以做到的事情。然而,看似很酷的3D打印,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真正走向產業化推廣還有多遠?
生產成本難以降低。
5月1日,一幅1:1比例的奧巴馬3D肖像出現了。濟南世貿廣場。短短幾天,這個名為“平拉雕像”的3D工作室在網上走紅。
這種知名度,早在《品尊》中就有了。濟南加盟店投資人王鎮預計。
攝影師王鎮對3D打印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他堅信3D打印民用市場最大的消費領域將是彩色人像打印。
王鎮說,3D人像是否逼真不僅取決于3D打印機的精度,還與數據建模和處理密切相關。手持設備采集的人體三維圖像數據如果不進行優化,人像的逼真度會大打折扣。
王鎮的專營店沒有3D打印機。他通過掃描儀收集3D圖像數據,并將其傳遞下去。上海總部,肖像由總部的工業打印機打印制作。“總部有一個40人左右的團隊,對數據進行專業建模和優化。這樣保證了建模的質量,減少了加盟商的操作。費用。"
“平拉雕像”在網上走紅,讓王鎮在五一后連續接下15單生意。王鎮告訴記者,算上初裝費、手持掃描設備和場地。費用這家加盟店的投資在100萬左右,經營好的話利潤可以達到30%左右。從目前來看,一單的日均業務量遠遠不夠。
業務量不是因為材料成本高。“平拉雕像”用的是一個德國家庭。公司制造出來的工業級打印機精度達到0.08毫米,成本超過百萬元。用于制作肖像的聚合物復合粉末價格每噸200萬元。對于高精度的工業級打印機來說,使用某個品牌的打印機需要采購同品牌的相應材料,而國內又沒有類似的材料可以替代,生產成本根本無法降低。
王鎮告訴記者,目前,15厘米彩色人像的價格在1900元左右,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有點貴。如果能降到1000元左右,銷量就井噴了。
企業不知道3D打印能做什么。
頸椎假體、人像、車模、京劇臉譜...
存在濟南樂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展示架上,這些形狀各異的3D打印產品已經幫助樂創實現了盈利。他們的材料來自石膏、塑料、金屬、蠟和木質纖維。
“無論是工業產品還是桌面產品,我們都可以幫助客戶設計、建模并最終完成打印。”公司銷售總監高告訴記者,除了代理銷售國外3D打印機,樂創的主要業務是承接3D打印業務。“3D打印的利潤遠高于機器銷售的利潤,可以保證企業賺錢。”對于這個在去年下半年建立的新機構,公司總的來說,最重要的是生存
今年上半年以來,樂創已經實現盈利。臨沂、煙臺東營等。開了加盟店。高對說道:濟南目前市場規模不是很大,但是增長速度很快,每年至少有50%的增長。他認為,未來3-5年,3D打印市場會有爆發式增長。
在行業的快速發展中,高最擔心的是3D打印技術的推廣跟不上技術的發展。很多企業不了解3D打印的技術,不知道它能幫助企業解決什么問題。
現在,樂創已經將目光轉向3D打印消費應用,正在組裝生產超低成本的3D打印機。高說,未來是數字化生產的時代,3D打印技術使大量非標準化制造成為可能。樂創生產的打印機價格在3000-4000元左右,可以進行復雜的3D打印。“這相當于把工廠搬回家,人們可以定制個性化的產品,供自己消費或出售。只要你能數字化建模,你就能在家生產你想要的東西。”
開創者亞英:應用太差,吸引不到企業。
作為省內最早研發銷售3D打印機的企業,濟南亞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掙扎一番,無奈退出市場。
作為投資者,濟南亞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合伙人張(化名)對這個項目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最終的失敗讓他感到無奈。
“主要是市場不成熟,客戶太少。”Juck Zhang告訴記者,亞英在2012年初涉足3D打印,團隊利用FDM熔融層壓技術開發了三代3D打印機。當時國內很多企業連3D打印都沒聽說過。
亞英研發的3D打印機屬于桌面級別,價格在4000元左右,最高的6000元。經過一段時間的營銷,像企業集中采購這樣的大客戶已經很少了,大部分產品都賣給了3D打印愛好者。從2012年6月到2013年上半年,只賣出了幾十臺。
張朝陽承認,除了市場原因,公司自身技術也存在一些問題。3D打印機的精度是0.3mm,還是太粗糙,滿足不了企業對工業3D打印的要求。桌面級的3D打印機更多的是面向個人客戶,單靠發燒友的購買并不能支撐企業的發展。“現在看來,當時產品的產業適用性,無論是硬件還是配套軟件,還是太差,吸引不了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