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18日消息,12月16日,首屆中德智能制造/工業4.0
淮指出,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成為產業發展變革的重要方向,必將引發新一輪制造業革命,重構全球制造業競爭新格局。中國要建設制造強國,必須牢牢把握制造業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智能制造。中德兩國應加強交流,相互借鑒,智能制造/工業4.0標準化是重要合作領域之一。中德智能制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的成立,標志著兩國在標準化領域的合作將進入新階段。
懷金鵬還就未來中德在智能制造、工業4.0等領域的合作提出了六點建議。
一是共同商定并積極推進重點領域合作。本著互利、共享、共贏、優勢互補的原則,積極推進與德國在工業機器人、3D打印、工業互聯網和CPS、動力電池、網聯汽車、工業軟件等領域的合作。
二是共同推進標準化工作。在現有中德標準化合作平臺基礎上,組織雙方協會、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對話交流,推進標準化合作,共同研究探討智能制造/工業4.0參考模型和標準體系框架。在適當的時候,聯合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智能制造/工業4.0的提案。
三是在兩國政府指導下共同深化對話機制。通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和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作為牽頭單位,就對話機制框架、合作方向、思路和行動計劃等充分交換意見并提出建議。
四是共同開展戰略研究合作,支持雙方在對話機制下共同開展相關前瞻性、戰略性研究,尋求雙方在先進制造業發展、傳統產業改造、綠色低碳產業、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合作機會,研究制定知識產權保護、數據隱私和保護等相關制度和規定。
五是聯合開展試點示范和經驗交流。積極鼓勵中德企業和協會在現有政策框架下參與試點示范項目,交流經驗,特別是中小企業參與推動智能制造/工業4.0非常重要。
第六,共同舉辦中德智能制造論壇,加強人員交流和培訓,利用政府互訪、行業對接、企業合作、展覽論壇等機會,促進中德智能制造領域相關政策制定者、企業家、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同期還就智能制造、工業4.0重點領域合作、標準制定等議題舉行了專題對話會,確定了雙方下一步合作的重點和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