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智能機器人成為“防疫兵”,承擔送藥、消毒清洗、診療輔助、安全保障等關鍵職能。由于有效阻斷了“人類傳播病毒的鏈條”,“非接觸”場景下對機器人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
3月5日,機器人行業OBI中廣工坊系列線上沙龍成功舉辦。這次活動是由奧比·納卡滿組織的深圳機器人協會,深圳衛視《第一現場》欄目聯合推出,匯聚了清浪智能、中智科創、睿曼智能等企業代表。這是歐比中廣工坊系列活動首次采用線上形式,通過空間連接探討機器人和3D視覺技術在非接觸場景中的應用。深圳衛視《第一現場》欄目同步直播,同時觀看人數超過3萬。
機器人行業在線沙龍直播中的“智能疫情如坦途”。
機器人產業形成完善的產業鏈。
細分逐漸形成自己的品牌。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雷亞在“疫情”中深圳《機器人企業對城市的影響》主題分享中提到,雖然服務機器人尚未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和普及,服務機器人正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他說,視覺傳感器和算法的發展率先推動了機器人的智能進化。目前,機器人產業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并在系統集成的細分領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畢說:“疫情爆發后,協會及其會員企業積極應對。很多企業迅速將自己的最新技術成果運用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主動捐款捐物,承擔起了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雷亞分享了主題。
歐比中廣自主研發定制解決方案。
幫助機器人抗擊“疫情”復雜前線
歐比中廣高級戰略BD總監彭在“3D視覺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與發展”主題演講中表示,3D視覺可以解決機器人物體識別、目標定位、機械手操作等問題。高精度、小誤差的三維視覺是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精確作業的關鍵。歐比中廣自主研發的3D視覺方案,為一線防疫服務機器人提供了“3D之眼”,服務于中國多個省市,進駐近百家醫院。醫院和隔離點。
2015年,奧比中光自主研發了機器人可定制3D視覺方案,并持續進行技術迭代和模塊優化。在三維空間建模的基礎上,機器人真正實現了自主導航和靈活避障。歐比的光學技術和實戰積累,第一次幫助服務機器人在復雜的前線“瘟疫”。
奧比中光專為機器人研發的全新定制3D相機模組“大白”。
歐比中廣在不斷打磨應用場景、加速商業落地的同時,積極打造基于3D視覺技術的新生態,與機器人廠商、解決方案提供商、算法提供商合作,共同構建機器人領域3D視覺的技術、商業、服務生態閉環。歐比中廣正在打造國內首個3D視覺開發者社區,致力于讓所有開發者都能獲得高效、專業的技術服務。
“非接觸式”應用加速落地
AI 3D傳感技術將全面爆發。
清浪智能公關總監遲做了疫區機器人案例分享,以及醫院詳細介紹了場景中非接觸式送餐過程中的點對點模式和巡航模式。她說,晴朗智能機器人已經服務于包括疫情在內的重災區湖北和廣東、浙江、河南、湖南、江蘇、四川、陜西、上海、北京、天津、重慶在中國許多省市,負責分發膳食、日用品、醫療用品等。截至目前,清浪機器人已遍布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400+城市,涉及1000+商家,與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合作,出口美國、德國、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實現了無人送貨機器人出貨量的全球領先。
搭載Obi中廣3D視覺模塊的清浪機器人在醫院
中智科創解決方案部總監楊元軍在“安防機器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應用思考與實踐”主題分享中介紹了該應用醫院學校、寫字樓等不同場景的機器人。他拿走了深圳某些醫院例如,在返回深度的高峰期醫院每天平均人流量達到幾千人,醫院安保人員、保潔人員連續超負荷工作,機器人上崗后大大緩解。醫院后勤服務支持人員的工作量。目前在測溫、配貨的崗位上,通過人機合作,一個機器人至少可以解放一個人力。
IDC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94.1億美元,2014年至2019年平均增速約為12.3%。在宏觀經濟層面,中國GDP的5-8%將由機器人驅動和推動。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時代的重要生產力代表,市場空間巨大。
萬物互聯時代離不開能夠實時獲取外界高精度三維信息的AI 3D傳感技術。全球研究機構根據Marketsand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3D傳感器市場規模將為29億美元。其中,中國等市場的3D傳感器復合增長率最高,各應用領域增速最快。隨著5G商用的進一步發展,作為AIOT的基礎,AI 3D感知技術的功能和規模將會全面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