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訊(通訊員石昌軒)“您好,請問有什么事嗎?”"我需要申請一張身份證.""好的,請把這個信息帶到3號窗口."在政務窗口,虛擬機器人唐珂引導市民快速完成業務。
“溫度正常,請進去。”在園區一樓大廳,隨著虛擬機器人溫柔的聲音和甜美的笑容,每天的防疫檢測將更有“溫度”,為園區伙伴開啟美好的一天。
“這把劍體現了當時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譽為‘天下第一劍’……”在博物館里,穿著戰國服裝的虛擬機器人正在向游客解釋越王勾踐的故事,將場景帶回春秋戰國時期。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興起,“虛擬人”逐漸進入大眾視野。由東湖高新集團旗下科訊致遠支持的國內首臺裸眼3D虛擬機器人,已經開始應用于多個場景,從線上到線下,開啟了全息裸眼3D虛擬人的新時代。
3D虛擬機器人。通訊員供圖
據悉,科訊致遠為東湖高新集團旗下致遠科技所有。湖北聯合投資城市運營,成立科大訊飛,將整合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技術優勢和東湖高新集團產業集聚優勢,用科技賦能園區企業。
國內首家打破國內市場空白
2022年6月,武漢軒來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簡稱“宣來”)的創始人劉飛,大概做夢也想不到,困擾了他很久的“心病”會這么快得到解決,而且效果“出乎意料”。
去年4月,劉飛把團隊從R&D帶到R&D,運營共享智能櫥柜,銷售智能AI產品。9月,劉飛和他的團隊開發了第一代虛擬機器人“郭瑄瑄”的原型,成為中國第一個3D裸眼虛擬機器人。
但是困難也隨之而來。
炫炫甜美的形象,活潑的聲音,流暢的語言表達,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但是語音和口型不匹配,理解能力弱,交互體驗不好...AI產品只是缺少AI的智能,這讓第一代虛擬機器人相當“尷尬”。劉飛在市場上尋找一些人工語音技術和第一代虛擬機器人,效果并不理想。
此時,致力于用科技賦能企業的科訊致遠引起了劉飛的注意。第一次接觸后,科訊致遠很快發現了虛擬機器人1.0的不足。“我們可以提供技術支持,實現流暢互動。”簡單交流后,劉飛很快找到了突破口。他說和科訊致遠交流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
平均每個月降本增效成本只有1000元。
隨后,科訊致遠的AI R&D團隊,結合眼花繚亂的虛擬機器人1.0模型,將公司應用和測試了語音合成、人臉建模、圖像驅動、圖像處理、自然語言理解、虛擬人合成等多項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以及集成的硬件交互模塊。
經過三個月的研發和打磨,虛擬機器人2.0版本誕生了。科訊致遠的虛擬人像解決方案在保持原有活潑靈動形象的同時,使機器人的人口統計、語音、表情高度匹配,并打造了互動交流、業務辦理、問題咨詢、服務巡講等功能,實現了虛擬人與真人“面對面”的實時互動。
第二代虛擬機器人不再是簡單的信息展示和傳播功能,而是進入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服務。在政務中心、場館、智能教室、企業展廳、商鋪商圈、會展活動等領域,虛擬機器人2.0取代了傳統的人工引導,起到了引導、咨詢、講解的作用。
同時,科訊致遠在提供技術支持和豐富產品功能的基礎上,通過物聯網和云端協同技術幫助炫動。公司降低技術和服務器成本,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
虛擬機器人2.0可提供6萬工時服務,24小時服務可持續7年,平均每月費用僅1000元左右。
“一直以來,我們堅持科技賦能,深入企業的R&D端和生產端,幫助用戶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科訊致遠產品運營負責人表示。
科技賦能激發創新發展活力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智慧園區建設已是大勢所趨,正向數字化、創新化、智能化方向轉變。工業園區正在發生多維度、多層次的變化。
2021年,東湖高新集團布局全產業鏈服務輕資產戰略,以AI為核心,創新科技賦能智慧園區,創新驅動助力區域經濟高效發展。科訊智慧園是東湖高新集團向“智”轉型的一個縮影。
如今,科訊致遠提供的這款虛擬機器人已經應用于線下實體場景。基于智能動態成像系統、智能控制、語音交互系統等先進技術,實現了全息裸眼3D立體影像、語音交互等功能,打開了虛擬角色在元宇宙中的線下實地應用“入口”,真正實現了科技賦能企業的發展。
3D虛擬機器人。通訊員供圖
“與科訊致遠的合作,更像是站在了國家頂尖人工智能技術的‘巨人肩膀’上。未來我們會布局智能養老、兒童護理、產品輔助、電話會議等。”劉飛充滿了信心。
未來,科訊致遠將繼續深入布局智慧園區建設,持續打造科研鏈、金融鏈、政策鏈三大核心服務,不斷提升產品應用能力,幫助更多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