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揀機器人哪里可以買,機器人突擊“雙11”,一小時搬1.2萬件包裹,充電5分鐘
今年的安徽郵政快遞包裹分揀隊伍中新增了一支特殊的“突擊隊”——智能機器人分揀系統,被稱為“小黃人”的一群智能分揀機器人。11月9日下午4時,300個“小黃人”正式上崗。
當天下午,隨著按鈕啟動,位于合肥閔賢路和天水路交口的合肥郵區中心局皇藏峪處理場地內,300個“小黃人”在一千余平方米的運行平臺不知疲倦地分揀著快遞包裏,為即將到來的“雙11”戰役開疆辟土。圖為平臺上忙碌的“小黃人”。
據了解,2017年“雙11”旺季生產即將來臨,安徽省郵政分公司進出口快遞包裏郵件量預計將達到155萬件,是2016年“雙11”高峰值的2.5倍以上。圖為隨著“雙11”臨近,包裹已經逐漸增多。
為加大快遞處理能力儲備。在今年“雙11”來臨之前,當地郵政部門在全國第一家投資建設智能機器人分揀系統并正式投入運營。圖為運行前,小黃人在待命。
據悉,智能機器人分揀系統由1千平方米鋼構平臺、10個供包臺,300個“小黃人”及130個集包收納格口組成,設計分揀效率達1.2萬件/小時,單班處理能力達到14萬件。圖為機器人在分揀包裹。
傳統的人工分揀單人單班的處理能力為300件。圖為傳送帶將包裹運往分揀平臺。
“小黃人”主要用于處理5kg以下的輕小件包裏,具有立體作業占地面積小,投資少,作業效率和分揀質量高的顯著優點,極大地降低了員工作業勞動強度和工作難度。圖為小黃人排隊等待送包裹。
據悉,合肥郵區中心局5公斤以下輕包裹占到所有包裹的65%以上,而隨著“小黃人”的投入使用,合肥郵區中心局5公斤以下輕包裹的日處理能力將從12萬件提升到20萬件,極大地降低了員工作業勞動強度和工作難度,效率相比傳統流程提高4成。圖為工作人員向小黃人上放包裹。
圖為智能機器人分揀系統分上下兩層,下層是130個收集包。
圖為下層的收集包需要人監督,一旦滿了,需要及時更換。
快遞分揀就是把包裹按目的地歸類整理。比如,寄送到浙江的包裹放到一起,送到上海的歸到一起,這樣方便打包運輸。過去都是靠員工眼睛看包裹條碼,然后根據記憶將快遞分到代表各地的口子里,效率沒有機器高效。圖為傳統的人工分揀,都是需要肉眼看。
實際工作中,供包操作員把郵件放在“小黃人”上,,由供包臺攝像頭掃描郵件條碼,發送信息到服務器,計算出運行路徑。圖為平臺上布滿各種條碼。
“小黃人”接收到運行指令后,根據底部的攝像頭掃描平臺上的二維碼,來識別選擇準確的運行路徑,直至到達郵件指定落袋格口。當電量不足時,“小黃人”會自行移動至充電樁充電。充電五分鐘,能跑四小時。滿電后返回供包臺排隊等候新的分揀任務。江雨/文圖更多精彩故事,請關注“乙圖”(yi_photos),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