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揀機器人作用,江西宜春:多輪驅動推進物流降成本增效益
【編者按】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我國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突出問題,會同相關部門在加大簡政放權、減稅降費力度方面研究出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與此同時,各地扎實推進各項已出臺政策落實工作,因地制宜出臺了一系列細化舉措,把物流降成本工作向縱深推進。在有關部門和各省區市共同努力下,物流降成本工作取得積極成效。201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至14.6%,實現“五連降”。為進一步總結推廣各地物流降成本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示范帶動更多領域挖潛降本,助力經濟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各地物流業牽頭部門進行了認真梳理總結,并組織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和中國經濟導報、中國改革報、中國發展網等委屬媒體分赴相關省市開展集中采訪報道活動。現將部分媒體報道和各地物流降成本經驗做法梳理如下,供參考。
“物流降成本進行時”之十
江西宜春:多輪驅動推進物流降成本增效益
江西省宜春市積極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采取切實措施,多輪驅動推進物流降成本增效益,取得了明顯成效。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宜春市5大物流產業集群共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54.9億元,同比增長8%,總量位居全省首位,平均利潤率8.4%,同比增長68.2%;去年,宜春市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從18%降至16%,貨物周轉量提高10%以上,企業共降低物流成本1.2億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有宜春經開區綜合、高安建筑陶瓷、豐城商貿、樟樹醫藥化工、萬載煙花鞭炮危險品等五大全省重點物流產業集群,全市擁有貨運企業3000多家,其中100輛以上的貨車公司達160家,擁有貨運車輛55000余輛,牽引車26000輛,掛車28000輛。為有效減輕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宜春市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有關部門提高行政服務效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行“二十九證合一”改革,全面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推進市場準入便利化。建立“一個部門辦理,多個部門互認”的“多證合一”登記新模式,做到“數據網上行、部門協同辦、企業不跑腿”。全面落實營運貨車安檢和綜檢依法合并,實現省內普貨車輛異地年審,降低檢驗檢測費用。在出臺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開展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試點。通過優化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分配的方式,開展差異化收費,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為降低企業勞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宜春市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業轉型升級。一是全面推動物流標準化建設,推廣標準化托盤應用。在全市工業企業、商貿流通企業、物流企業開展應用1.2*1.0M標準化托盤試點,鼓勵帶托運輸,發展單元化物流,逐步建立標準托盤循環共用體系和運營體系。鼓勵企業開展智慧物流建設。引導推進互聯網+高效物流,推動智慧物流倉儲建設。樟樹五洲醫藥營銷有限公司總投資2.82億元的樟樹市福城醫藥園現代醫藥物流建設項目,集自動化立體倉庫、電子標簽揀選系統、輸送分揀系統、高速分揀機、WMS倉庫自動化管理系統、ECS設備控制系統、條碼管理系統、RF軟件系統、ERP智能業務管理系統等為一體,并在國內率先引進了瑞士ABB機器人碼垛收貨,引進德國勝斐遜A字架無人分揀機揀選,荷蘭安霸福萊克斯螺旋輸送機、南京華章貨到人揀選系統等國內外先進智能設備,減少了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和工作效能。二是打造區域性的物流信息平臺。樟樹華正道物流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綜合物流智能信息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集成GPS、SMS、RFID遠程視頻監控、手持終端等技術,打造可視物流、大件電商物流及網絡甩掛運輸信息平臺,成為江西可視運輸、網絡甩掛運輸及電商大件物流的領跑者。